7月30日凌晨,剛剛離開印度回到國內,我就聽到印度大停電的消息。
7月30日凌晨,我的朋友、德里大學的中國留學生小吳被熱醒了,因為停電,空調無法工作,只好把地板擦干凈,躺在地上接著睡。白天到學校里上課,大家都熱得站在門口聊天,拿著書當扇子扇。幸好,晚上7點,來電了,但31號早上9點多,再次停電。
這場被稱為“全球歷來規模最大的停電事件之一”的大停電,從當地時間7月30日開始波及印度北部7個邦,約3.5億人受到影響。當天11時,印度電力與能源部部長辛德宣布,北方電網60的電力已經恢復。
在印度北部恢復供電數小時后,東部和北部地區13個邦7月31日又陷入電力癱瘓狀態,此次停電規模更大,全國近一半地區的供電出現中斷,影響6.7億人口。印度官員說,停電原因是北部和東部地區電網超負荷運轉,造成電力供應崩潰事故。
事實上,在印度的一周內,記者也曾經經歷過停電,在當地的一家五星級酒店里,凌晨1點多鐘,突然停電。
停電在印度不是個新鮮事兒,所以印度人一般都很淡定,很多商家都備有發電機,家里也會有備用電池。房東7月31日中午打電話給小吳,說,noproblem,幾小時后就好啦。小吳也說,自己在印度三年,確實遭遇過很多次停電,只是以前一般停電半小時,沒這次停電這么厲害。
毋庸諱言,這次大停電,只是再一次向外界證實了,這個近年來保持了高速增長的金磚國家,依然擁有很不完善的基礎設施,這包括公路、鐵路、港口以及電網等。
與中國家喻戶曉的理念“要想富先修路”相比,印度在經濟已經連續高速增長后,道路設施依然落后。比如,從德里到阿格拉,200多公里的距離,導游說要5個半小時,但實際上,由于各種原因造成的擁堵,我們用了更長的時間才到達。在阿哥拉的一個酒店里,一位中國游客和他的團友聊天,說,5個半小時,才能走200多公里,這要在中國,都可以走很遠了。
但是,不得不說,這次大停電的時機并不是太好。這可能讓印度力圖保持經濟持續增長的努力,遭遇更多的挑戰。
伴隨著盧比大幅貶值、GDP增速放緩,印度的經濟也在遭遇一些不確定性。印度中央銀行在7月31日舉行的季度貨幣政策會議上決定,將2012/2013年度GDP由原先的預計增長7.3下調至6.5,全年通脹預測也由原先的6.5調高至7。2012年第一季度,印度GDP增長僅5.3,遠低于此前一直保持的大約9的漲幅。
一位在印度拓展電力工程業務的中國商人告訴記者,他們更傾向于在印度銷售設備,而不是工程建設,因為銷售設備是便捷快速的,隨時可以回款,而投資基礎設施工程建設,時間較長,其間可能會有各種變動。
有分析稱,印度吸引民間資本投資基礎設施建設的能力也令人質疑,許多外國投資者因為印度腐敗丑聞層出不窮、政府稅收政策不夠友好、政治上反對經濟開放等原因,對投資印度望而卻步。
一位在印度做家電業務的中國商人則稱,公司在印度的投資是非常謹慎的,“我們要穩定發展。”
|